集团新闻

非遗炫技助阵宁夏 “村 BA” 乡村赛场燃动文化新活力


6 月 19 日,宁夏第八届农民篮球争霸赛(村 BA)决赛在固原市隆德县中学体育场火热开赛。这场汇聚全区 22 支乡村篮球强队的赛事,不仅以激烈的竞技点燃了乡村热情,更以花样 “非遗” 表演为赛场注入文化灵魂,让传统与现代在篮球场上碰撞出耀眼火花。

一、非遗盛宴:传统技艺与现代体育的跨界对话

开幕式上,隆德县以三场极具创意的非遗展演拉开序幕。《社火杂耍》将媒旦、毛驴等传统角色与现代叙事创新融合,演员们踩着高跷、舞着彩绸,在锣鼓声中演绎着乡村生活的喜怒哀乐;隆德二小 450 名学生带来的《渝河秦影润六盘》,通过皮影科技与秦腔童谣的结合,将六盘山红色故事编织成光影交织的视觉盛宴;隆德四中 500 名学子擂响安塞腰鼓《青春鼓韵》,红绸翻飞间展现着 “一校一品” 的特色教育成果。

赛事期间,非遗元素持续渗透赛场内外。非遗展区内,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施满义现场展示与中国商飞合作的 C919 主题刺绣作品,细腻的针脚间流淌着宁夏剪纸艺术的灵动;盐池道情艺人徐有科带着皮影戏《文明实践润民心》走进观众席,借灯传影间传递着党的政策声音;海原 “花儿” 传承人黄亚与摇滚歌手跨界合作,将高亢婉转的民歌改编成流行曲风,让传统唱腔在年轻观众中引发共鸣。

二、竞技狂欢:乡村活力的热血绽放

赛场上,原州区、隆德县等代表队展开激烈角逐。原州区队凭借默契的配合和精准的远投率先打开局面,隆德县队则以主场优势发起猛烈反攻,双方比分交替上升。最终,原州区代表队以 91:72 的比分夺冠,隆德县队获得亚军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本届赛事涌现出诸多草根球星。来自西吉县的马保军在揭幕战中贡献关键三分,他坦言:“没想到现场观众比村里赶集还热闹,有人带着干粮从早看到晚。” 三营镇队的杨佰忠、杨佰强兄弟则延续家族篮球传统,哥哥杨佰忠从企业球队回归家乡参赛,弟弟杨佰强从河南理工大学请假助阵,两人联手砍下 38 分,诠释着乡村篮球的传承力量。

三、文体融合: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的华丽转身

作为宁夏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,本届 “村 BA” 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,更是农文旅体融合的创新实践。赛事期间,隆德县同步推出 “文体惠民・康养隆德” 系列活动:“隆德有礼” 农文旅产品展销区汇聚六盘山黄芪、隆德牛肉等 20 余种地标产品,首日销售额突破 30 万元;“大地流彩” 非遗文化展演邀请砖雕、刺绣艺人现场教学,游客可亲手制作非遗手工艺品;“康养旅居” 中药康养体验区则将中医药文化与休闲旅游结合,吸引众多游客驻足。

线上线下的双重热度更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。赛事通过快手、抖音等平台直播,累计吸引超 50 万观众围观,带动电商助农专场销售额增长 200%,海原小米、甜胚子等农产品通过 “村主任直播间” 走向全国市场。据隆德县文旅部门统计,赛事期间日均客流量暴增 300%,周边农家乐、民宿入住率达 90%,真正实现了 “一场篮球赛带火一座城”。

四、文化传承: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破圈之路

这场赛事的成功,不仅在于竞技水平的提升,更在于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。海原县将 “花儿”“皮影戏” 等非遗项目融入 “村 BA”,通过 “非遗 + 赛事” 模式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群体;隆德县通过 “非遗进校园” 培育出千余名小小传承人,让社火、腰鼓等技艺在青少年中薪火相传。

k1体育官方网站

“我们希望通过篮球搭建平台,让非遗从博物馆走向田间地头。” 隆德县文化馆馆长介绍,赛事结束后,当地计划将非遗展演常态化,打造 “非遗夜市”“乡村非遗节” 等品牌活动,进一步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。正如自治区体育局负责人所言:“宁夏‘村 BA’不仅是体育赛事,更是乡村振兴的‘文化引擎’,它让传统与现代对话,让体育与文化共生,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。”

这场持续 7 天的乡村狂欢,最终以原州区队的夺冠落下帷幕,但它所引发的文化共鸣仍在延续。当非遗技艺与篮球激情交织,当乡土气息与现代潮流碰撞,宁夏 “村 BA” 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—— 在这里,每一次投篮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每一段非遗展演都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望。

非遗炫技助阵宁夏 “村 BA” 乡村赛场燃动文化新活力